东辽便民网

创新药系列研究:从IND数据透视中国创新药行业趋势

2022-09-18 01:14:03

6282影视免费看大片 https://www.6282.xyz

  2015-2021 年,中国创新药行业迎来爆发式成长2015 年以来,国家政策引导、海外人才回流、一二级资本加持等多重因素共振,开启了中国创新药行业爆发式成长。当前,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创新药投融资市场,创新药领域融资事件数从2012 年的不到50 起上涨到了2021年的600 多起。2018 年港交所18A 规则生效,至今已有约40 家biotech 公司在港股上市。2019 年科创板开市后,至今已有17 家biotech 公司在科创板上市。

  A 股药企研发投入从2015 年的156 亿元增长到了2021 年的670 亿元。港股biotech 公司研发投入从2017 年的49 亿元增长到2021 年400 亿元。海量资金涌入,带来了国产新药IND 和获批数量持续高增长。2021 年,国产新药IND数量达到约500 个,十年增长约15 倍;国产新药获批数量首次超过20 个。

  2022 年:IND 增速逐步放缓,数量逻辑有望向质量逻辑转化回过头看2015-2021 年中国创新药产业的崛起,体现在:1)创新药行业技术水平全面提升,一批公司对大品种me-too 带来的产业繁荣;2)资本助力,biotech公司快速IPO 带来的一二级市场繁荣。而这种重复的、非理性的繁荣最终导致国产新药me-too 内卷,长期商业回报下降。随着这一波创新药热潮进入成熟期,二级市场出现了首次泡沫破灭,biotech 板块大幅调整。

  2021 年,CDE 受理国产新药IND 数量已经超过常态下FDA 受理全球新药IND的50%。从2022 年1-5 月份的数据来看,国产新药月度IND 增速逐步放缓。

  随着国产新药IND 和NDA 绝对数量进入相对高位,预计下一阶段,国产创新药行业有望逐渐从数量逻辑向质量逻辑转化。

  而随着CDE 审评导向开始趋严,me-too 创新药供给侧改革有望出现,过度扎堆现象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,研发和临床进度慢的尾部品种有望出清。

  投资建议:质量逻辑体现在2 个方面

  国内差异化。任何一个蓝海行业发展初期都会出现非理性繁荣,过度重复的现象比比皆是。随着中国创新药行业进入成熟期,头部biotech 公司都已经进入商业化阶段,me-too 内卷导致部分国产新药逐渐从franchise 向commodity 转变,部分公司产品管线(pipeline)的估值权重开始降低,销售收入(topline)的权重开始提升。其中,部分渡过研发过高投入期的公司有望率先迎来ROE提升。仅看国内市场,只有管线布局差异化、经营效率高、投入产出比合理的公司有望最终兑现DCF 折现价值。

  创新国际化。预计未来每年都有国产新药在海外获批上市销售,创新药国际化进入了收获期。欧美市场的高定价和高渗透率能够将中国创新药价值十倍放大。但同时,欧美市场的难度远大于国内,一般而言只有best-in-class 或者first-in-class 品种才能确保商业价值;me-too 产品国际化象征意义更大。创新药国际化以产品为王,看好技术、靶点、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和国际竞争力的公司。

  风险提示:新药临床进度不达预期,新药销售不达预期。

(文章来源:华创证券)

文章来源:华创证券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东辽便民网版权所有